【暑期社会实践】管家婆免费期期精准大全“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中,我校“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4个项目获批立项,音乐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学院团委积极组织、指导各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组建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贡献青春力量。
7月23日下午,管家婆免费期期精准大全“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赴贵州省修文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在会议室817召开。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景刚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此次实践机会,深入基层服务人民。院党总支书记张太专做总结讲话并指出,团队成员要推动美育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此次会议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后续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助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团队成功入选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100个县开展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基于此,团队抵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开展座谈交流会。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欢欢副总肯定了团队的实践活动,并介绍农发行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团队感受到了农发行的使命与担当,并将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己任,不停探索。
28日至30日“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前往贵州省修文县普陀村,在修文县团委、阳明洞街道办事处、普陀村、支两委和贵州文创艺术孵化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展开为期三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8日团队成员在当地村民举办的“村BA”篮球赛休息时段,进行了文化惠民活动,活跃乡村文化氛围。
在普陀村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结束之际,团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邀请双堡村杨琼久园长一起与当地村民载歌载舞,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活动还为乡村儿童提供了才艺展示的舞台。名叫王世杰的小朋友激动地说:“我特别喜欢老师教我们的舞蹈课。之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见别人跳,在舞台上,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最闪亮的星星。”他的眼里闪烁着光芒,话语中折射出了乡村孩子们对艺术的渴望,也让人们认识到美育教育在乡村儿童成长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圆梦工程:美育教育,点亮乡村儿童艺术之光
团队成功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三局、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共同开展的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团队成员向修文县苗学会会长王军和唐勇两位老师请教了为未成年儿童开展苗族文化传承的途径。随后,团队前往修文县久长镇双堡村小星星幼儿园,实地调研乡村儿童教育现状,重点关注于乡村儿童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27日,团队针对修文县普陀村儿童普遍缺乏美育教育的现状,展开美育教育课程教学,在30日开展了音乐普及与赏析、陶瓷实践课、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宣讲等活动。团队还带领乡村儿童观看我校音乐学院演出视频,激发了他们对高等教育渴望。
正如普陀村支委王军所说:文化艺术服务团的到来给乡村儿童种下了艺术的种子,迟早会在普陀生根发芽并开出美丽的花朵。
多彩贵州: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成功入选。
团队抵达修文县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王阳明纪念馆,深刻了解到王阳明先生思想集中表现的四个命题。随后,团队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在遵义会议会址认真学习革命史实,在红军山烈士陵园开展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仪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敬意。大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文化的传承使命。
在十天社会实践活动结束返回学校的路途中,团队成员在列车上为群众普及琵琶知识,弹奏琵琶曲,服务车厢群众。车厢里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奶奶,她的双眼被琵琶的旋律所点亮。她与团队成员亲切交流:“没想到,在车厢里也能听到琵琶曲目。”老奶奶表示,她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艺术服务于人民”的追求。
返程中,团队成员们还帮助了身体不适的小朋友,及时联系列车员广播寻医问药,还拿出体温计和药品。作为志愿者,不仅要在社会实践时展现志愿者精神,更要在平时对身边的人给予帮助,这也是志愿服务最为生动的实践。
管家婆免费期期精准大全“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艺术服务团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不仅为美育教育贡献了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文化教育和心灵成长的深刻关怀,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文:沈江涛 程珂 / 图:储鸿昊 樊咫辉 / 审核:马东 张太专)